佛友吧
关注: 3,001 贴子: 29,757

祝愿各位佛友法喜充满!六时吉祥!

  • 目录:
  • 个人贴吧
  • 23
    也与观落阴有类似,属于附体的一种方式而已。所见所感,都是虚幻境界,属于色阴、想阴和受阴等。 佛家真天眼,必须修戒定慧,且,修至断见惑之后,才能证得真天眼。而民间那些所谓天眼,就是鬼眼通,是鬼神依附而得的通,非真神通,非真天眼。
    twncn 4-24
  • 3
    男 未婚 籍贯:福建泉州 学历:本科 职业:高中教师(编制内)年收入:30万左右(含工资外其他收入) 住房状况:全款电梯房,三房两厅两卫,无贷。 家庭情况:父中医已逝,母教师退休,全家公职。 出生年月:1983 是否烟酒:否 婚后是否要孩子:要 所修行法门:自修净土,不斥他宗 皈依情况及时间:2006年皈依 每日功课情况:阿弥陀经、心经、大悲咒、佛号 简单自我介绍:出身书香家庭,本人为独生子,全家皈依多年。性格温和,脾气好,顾家
  • 1
    ●所言俗务纠缠,无法摆脱者。正当纠缠时,但能不随所转,则即纠缠便是摆脱。如镜照像,像来不拒,像去不留。若不知此义,纵令屏除俗务,一无事事。仍然皆散妄心,纠缠坚固,不能洒脱。学道之人,必须素位而行,尽己之分。如是则终日俗务纠缠,终日逍遥物外。所谓一心无住,万境俱闲,六尘不恶,还同正觉者,此之谓也。【书二】四十(印光大师)
    twncn 4-18
  • 0
    ●欲令真知显现,当于日用云为,常起觉照。不使一切违理情想,暂萌于心。常使其心,虚明洞彻。如镜当台,随境映现。但照前境,不随境转。妍媸自彼,于我何干。来不预计,去不留恋。若或违理情想,稍有萌动。即当严以攻治,剿除令尽。如与贼军对敌,不但不使侵我封疆,尚须斩将搴旗,剿灭余党。其制军之法,必须严以自菭,毋怠毋忽。克己复礼,主敬存诚。其器仗,须用颜子之四勿、曾子之三省、蘧伯玉之寡过知非。加以战战兢兢,如临
    twncn 4-18
  • 0
    ●亲想者,见老者作母想,长者作姊想,少者作妹想,幼者作女想。欲心纵盛,断不敢于母姊妹女边起不正念。视一切女人,总是吾之母姊妹女。则理制于欲,欲无由发矣。怨想者,凡见镁钕,便起爱心。由此爱心,便堕恶道。长劫受苦,不能出离。如是则所谓美丽姣楣者,比劫贼虎狼、毒蛇恶蝎、秕齤霜鸩毒,烈百千倍。于此极大怨家,尚犹恋恋着念,岂非迷中倍人。不净者,美貌动人,只外面一层薄皮耳。若揭去此皮,则不忍见矣。骨肉脓血,屎
    twncn 4-18
  • 0
    ●向外驰求,不知返照回光。如是学佛,殊难得其实益。孟子曰:“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汝学佛而不知息心念佛,于儒教尚未实遵,况佛教乃真实息心之法乎?观世音菩萨反闻闻自性。大势至菩萨都摄六根,净念相继。《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不住色声香味触法而行布施,乃至万行。《心经》照见五蕴皆空。皆示人即境识心之妙法也。若一向专欲博览,非无利益。奈业障未消,未得其益,先受其病矣。【书二】三一 ●作事时,
    twncn 4-18
  • 1
    ●其于对治自心之烦恼习气,置之不讲,则由有外行,内功全荒。反因之生我慢,自以功利为德,则所损多矣。譬如吃饭,须有菜蔬佐助。亦如身体,必用衣冠庄严。何于长途修行了生死之道,但欲一门深入,而尽废余门也?一门深入,尽废余门,唯打七时方可。平时,若非菩萨再来,断未有不成懈慢之弊者。以凡夫之心,常则生厌故也。天之生物,必须晴雨调停,寒暑更代,方能得其生成造化之实际。使常雨常晴、常寒常暑,则普天之下,了无一物
    twncn 4-18
  • 0
    ●若知彼是病,则其势便难炽盛。譬如贼入人家,家中主人若认做家中人,则恮家珍宝,皆被彼偷窃净尽。若知是贼,不许彼在自家中停留一刻,必须令其远去净尽。庶财宝不失,而主人安泰矣。古德云:“不怕念起,只怕觉迟。”贪瞋痴一起,立即觉了,则立即消灭矣。若以贪瞋痴为自家正主,则如认贼为子,其家财宝,必致消散矣。【书一】七四(印光大师)
    twncn 4-18
  • 0
    ●君子之学为己,乃念念叩己而自省耳。梦觉一如,唯功夫到家者方能。但于觉时操持,久之,梦中自能无大走作矣。【书一】四三 ●学道之人,道念重一分,则凡情轻一分,此必然之势也。然未断惑之人,常须努力。若一放纵,旧病定至复发。见思惑断尽者,才好任运腾骧,无须制束摄持也。【书一】四九 ●被境所转,系操持力浅。则喜怒动于中,好恶形于面矣。操持者,即涵养之谓也。若正念重,则余一切皆轻矣。是以真俢行人,于尘劳中炼磨
    twncn 4-18
  • 0
    ●若夫妄念满腔,憧憧往来,朋从尔思。由未真提正念故也。倘正念真切,则朋从于专注一境之正念矣。所谓调御得法,即寇贼皆为赤子。调御失道,虽手足亦作怨家。在凡夫地,谁无烦恼。须于平时预先提防,自然遇境逢缘,不至卒发。纵发亦能顿起觉照,令其消灭。起烦恼境,不一而足。举其甚者,唯财色与横逆数端而已。若知无义之财,害甚毒蛇,则无临财苟得之烦恼。与人方便,究竟总归自己前程,则无穷急患难求救,由惜财而不肯之烦恼。
    twncn 4-18
  • 0
    ●何以言之?吾人之心,常时纷乱,若至诚念佛,则一切杂念妄想,悉皆渐见消灭。消灭,则心归于一,归一则神气自然充畅。汝不知念佛息妄,且试念之,则觉得心中种种妄念皆现。若念之久久,自无此种妄念。其最初觉有妄念者,由于念佛之故,方显得心中之妄念,不念佛则不显。譬如屋中,清净无尘,窗孔中透进一线日光,其尘不知有多少。屋中之尘,由日光显。心中之妄,由念佛显。若常念佛,心自清净。孔子慕尧舜周公之道,念念不忘,故
    twncn 4-18
  • 1
    ●念佛心不归一,由于生死心不切。若作将被水冲火烧,无所救援之想。及将死、将堕地狱之想。则心自归一,无须另求妙法。故经中屡云:思地狱苦,发菩提心。此大觉世尊最切要之开示,惜人不肯真实思想耳。地狱之苦,比水火之惨,深无量无边倍。而想水冲火烧则悚然,想地狱则泛然者。一则心力小,不能详悉其苦事。一则亲眼见,不觉毛骨悚嘫耳。【书二】四一(印光大师)
    twncn 4-18
  • 1
    ●修行净土,有决定不疑之理,何必要问他人之效验?纵举世之人,皆无效验,亦不生一念疑心。以佛祖诚言可凭故。若问他人效验,便是信佛言未极,而以人言为定。便是偷心,便不济事。英烈汉子,断不至舍佛言而取信人言。自己中心无主,专欲以效验人言为前途导师,可不哀哉?【书一】六十(印光大师)
    twncn 4-18
  • 1
    ●刻实论之,大乘法门,法法圆妙。但以机有生熟,缘有浅深,故致益有难得与易得耳。善导,弥陀化身也。其所示专修,恐行人心志不定,为余法门之师所夺。历叙初、二、三、四果圣人,及住、行、向、地、等觉菩萨,末至十方诸佛,尽虚空,遍法界,现身放光,劝舍净土,为说殊胜妙法,亦不肯受。以最初发愿专修净土,不敢违其所愿。善导和尚,早知后人者山看见那山高,渺无定见,故作此说,以死尽展转企慕之诳妄偷心。谁知以善导为师者
    twncn 4-18
  • 0
    ●净土法门,释迦、弥陀之所建立也,文殊、普贤之所指归也,马鸣、龙树之所弘扬也,匡庐、天台、清凉、永明、莲池、蕅益之所发挥倡导,以普劝夫若圣若凡、或愚或智也。此诸菩萨大士,于千百年前,早已为吾遍研藏教,特地拣出此不断惑业,得预补处,即此一生,定出樊笼,至圆至顿,至简至易,统摄禅教律,而高出禅教律,即浅即深,即权即实,殊特超越之天然妙法也。吾信卬佛祖,以古为师,岂不如亲近今时知识之为愈乎?《华严》一经
    twncn 4-18
  • 0
    ●言一言统摄者,所谓“净”也。净极则光通,非至妙觉,此一言岂易承当?于《六即佛颂》研之可知也。一句者,“信愿行”也。非信不足以启愿,非愿不足以导行,非持名妙行,不足满所愿而证所信。净土一切经论,皆发明此旨也。一偈者,《赞佛偈》也。举正报以摄依果,言化主以包徒众。虽只八句,净土三经之大纲尽举也。一书者,《净土十要》也。字字皆末法之津梁,言言为莲宗之宝鉴。嗵哭鎏涕,剖心沥血,称性发挥,随机指示。虽拯溺
    twncn 4-17
  • 0
    ●须知吾人自无始以来,所作恶业,无量无边。《华严经》谓:假使恶业有体相者,十方虚空,不能容受。岂泛泛悠悠之修持,便可消尽耶?所以释迦、弥陀两土敎宔,痛念众生无力断惑,特开一仗佛慈力,带业往生之法门。其宏慈大悲,虽天地父母,不能喻其恒河沙分之一。只宜发惭愧心,发忏悔心,自可蒙佛加被,业消身安耳。【书一】十二(印光大师)
    twncn 4-17
  • 1
    ●窃闻净土者,乃究竟畅佛本怀之法也。高超一切禅教律,统摄一切禅教律。略言之,一言一句一偈一书,可以包括无余。广说之,虽三藏十二部之玄言,五宗诸祖师之妙义,亦诠不尽。纵饶尽大地众生,同成正觉,出广长舌,以神通力、智慧力,尘说刹说、炽然说、无间说,又岂能尽!良以净土本不思议故也。试观《华严》大经,王于三藏,末后一着,归重愿王。《法华》奥典,妙冠群经,闻即往生,位齐等觉。则千经万论,处处指归者,有由来也
    twncn 4-17
  • 0
    【许氏家人们集合啦!】💖 寻根念祖,共沐福泽,为家族祈愿一份特别的祝福! 亲爱的许氏家人们,兄弟姐妹们,大家好呀! 咱们许氏家族源远流长,是华夏大家庭中闪耀的一支。我们能有今天的生活,离不开祖祖辈辈的辛勤付出和默默守护,特别是想到咱们的先祖许逊天师,那份“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传奇,更是让我们倍感自豪!这份恩情与荣耀,我们时刻铭记在心。🙏 现在,有一个特别的机会,让我们许氏后人能一起做一件非常有意义的
  • 0
    ●人生世间,善恶各须辅助,方克有成。虽天纵之圣,尚须贤母贤妻,以辅助其道德,况其下焉者乎!以故太任有胎教,致文王生有圣德。故《诗》赞其“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然此但约文王边说。若论太姒之德,固亦可以辅助文王之道。如两灯互照,愈见光明。两手互洗,方得清净。观思斋太任、太姒嗣徽音之说,可以知矣。由是言之,世少贤人,由于世少贤母,与贤妻也。良以妻能阴相其夫,母能胎教子女。况初生数年,日在母侧
    twncn 4-16
  • 1
    ●但求不饥不寒,何思财发巨万。遗子黄金满籯,不如教子一经。祖德若亏,便当愧死。祖业纵亏,有何所伤。【书一】十七 ●富贵人家子弟,多不成器,其源由于爱之不得其道,或偏与钱财,或偏令穿好衣服。钱随彼用,则必至妄吃致病。若为彼存以生息,余不得者,于父母生嫌心,于所偏得兄弟姊妹生忌心,皆非所以教孝教弟之道。若女有钱,出嫁必以钱自骄,或轻其夫,或不洞事,以钱助夫为不法事。欲儿女成贤人,当为培福,不当为积财。
    twncn 4-16
  • 0
    ●以天姿高者,若有贤母以钧陶之,贤妻以辅翼之,自可意诚心正,明明德,止至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即天姿平常者,亦堪循规蹈矩,作一守分良民。断不至越理犯分,为非作奸,以忝所生,而为世害也。惜世人梦梦,不以尽伦守分教女,使日唯从事于妆饰,此外则一无所讲。异日为人萋、为人母,不但不能相夫教子,以成善士,或反相之教之以成恶人。由是言之,教女一事,重于教子多多矣。而余所谓教女为齐家治国之本,及治国平
    twncn 4-16
  • 1
    ●为人子者,父母之德,固宜表彰。其表彰之法,注重躬行。必须克己复礼,闲邪存诚。知过必改,见义必为。明因识果,戒杀放生。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生信发愿,持佛名号。自行化他,同生净土。能如是者,人纵不知其父母之德,而以景仰其人之德,并景仰其父母祖棕之德。以为潜修已久,故有如是之令嗣。否则纵父母祖棕有懿德,人所共知。因其人不肖,必疑其父母祖棕虽有懿德,或复兼有隐恶。否则懿德之门,何为出此不肖之子孙耶?以是
    twncn 4-16
  • 2
    ●我与一切众生,皆在轮回之中。从无始来,展转相生,展转相杀。彼固各各皆为我之父母、兄弟、姊妹、儿女,我亦各各皆为彼之父母、兄弟、姊妹、儿女。彼固频频由恶业力,或于人中,或于异类,受我刹戮。我亦频频由恶业力,或于人中,或于异类,受彼刹戮。久经长劫,相生相杀,了无底止。凡夫不知,如来洞见。不思则已,思之则不胜惭愧悲悯矣!我今幸承宿世福善,生于人道,固宜解怨释结,戒杀放生。令彼一切有生命者,各得其所。又
    twncn 4-16
  • 5
    各位善缘吉祥,我是释真君师父,现寺里需要一些佛经和善书,望大家能参与助印,有经书的也可以邮寄过来,可以百度搜索“释真君”找到师父释真君合十
  • 1
    ●人惟欲眷属团聚,寿命延长,身心安乐,诸缘如意。正应发大悲心,行放生业。使天地鬼神,悉皆愍我爱物之诚。则向之所欲,当可即得。若仗我有钱财,我有智力,设种种法,掩取诸物,以取恱我口腹,不计彼之痛苦。尚得谓与天地并立为三之人矣乎?然我与彼等,同在生死。从无始来,彼固各各皆为我之父母、兄弟、妻妾、子女,我亦各各皆为彼之父母、兄弟、妻妾、子女。彼固各各或于人中,或于异类,皆被我杀。我亦各各或于人中,或于异
    twncn 4-15
  • 0
    ●须知人与物类,同此血肉之躯,同此灵知之性,同生于天地之间。但以彼此宿世罪福不同,致使今生形质灵蠢各异。以我之强,陵彼之弱。以彼之肉,充我之腹。快心乐意,谓为福报。而不知其福力一尽,业报现前,堕彼异类,受人刹戮时,则身不能敌,口不能言,中心忧惧痛楚。方知食肉之事,为大罪过。食肉之人,为真罗刹。虽欲不令人杀而食之,不可得也。故《楞严经》云:“以人食羊,羊死为人,人死为羊。如是乃至十生之类,死死生生,
    twncn 4-15
  • 1
    ●光近见刺血写经者,直是造业,以了无恭敬。刺血则一时刺许多。春秋时,过二三日即臭,夏日半天即臭,犹用以写。又有将血晒干,每写时,用水研干血以写之者。又所写潦草,毫不恭敬,直是儿戏。不是用血以表志诚,乃用刺血写经,以博自己真心修行之名耳。【书一】七二(印光大师)
    twncn 4-14
  • 1
    ●夫如来灭度,所存者唯经与像。若以土木金彩等像视作真佛,即能灭业障而破烦惑,证三昧而出生死。若以土木金彩视之,则亦土木金彩而已。又土木金彩,亵之则无过。若以亵土木金彩之佛像,则其过弥天矣。读诵佛经祖语,直当作现前佛祖为我亲宣,不敢稍萌怠忽。能如是者,我说其人,必能即生高登九品,彻证一真。否则是游戏法门,其利益不过多知多见,说得了了,一丝不得眞实受用,乃道听途说之能事也。古人于三宝分中,皆存实敬,不
    twncn 4-14
  • 1
    ●念佛时,各随所宜。今丛林念佛堂,皆先念《弥陀经》,经完,念《往生咒》,或三遍、或一遍。然后举《赞佛偈》。至偈毕,接念“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即绕念。须从东至南至西至北绕。此为顺从,为随喜。顺从有功德。西域最重围绕。此方亦与礼拜均行。若从东至北至西至南,则是反绕,有罪过。不可不知。绕念一半,即坐默念,约一刻,又出声念。念毕,跪,念佛十声,观音、势至、清净大海众各三声,然后念《发愿文》
    twncn 4-13
  • 1
    ●既有真信切愿,必须志心执持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圣号。无论行住坐卧,语默动静,穿衣吃饭,及大小箯利等,总不离此六字洪名(或四字持亦可)。必须令其全心是佛,全佛是心,心佛不二,心佛一如。若能念兹在兹,念极情忘,心空佛现。则于现生之中,便能亲证三昧。待至临终,生上上品,可谓极修持之能事也已。【书一】五二(印光大师)
    twncn 4-13
  • 1
    ●念佛之人,当存即得往生之心。若未到报满,亦只可任缘。倘刻期欲生,若工夫成熟,则固无碍。否则只此求心,便成魔根。倘此妄念结成莫解之团,则险不可言。尽报投诚,乃吾人所应遵之道。灭寿取证,实《戒经》所深呵之言(《梵网经》后偈云:“计我著想者,不能生是法,灭寿取证者,亦非下种处。”)。但当尽敬尽诚,求速生。不当刻期,定欲即生。学道之人,心不可偏执,偏执,或致丧芯病诳,则不唯无益,而又害之矣。净业若熟,今
    twncn 4-12
  • 1
    ●修净业人,不以种种境界为事,故亦无甚境界发生。若心中专欲见境界,则境界便多。倘不善用心,或致受损,不可不知。【书二】五十(印光大师) ●谭碧云之着急,不独彼一人独犯此病,一切学佛之人,多多皆犯此病。既有此病,不是招感魔境,便是未得谓得。须知心本是佛,由烦恼未除,枉作众生。但能使烦恼消灭,本具佛性,自然显现。如磨镜然,止期垢净,勿虑无光。如医目然,但能去翳,自复本明。若于垢未净,翳未去时,即欲大放
    twncn 4-12
  • 0
    ●蘧伯玉行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之非,使人谓其欲寡其过而未能。此实在意地上用功,非身口动辄有过也。在家居士,日与常人酬酢,固宜刻刻提防。否则不但意业不净,即身口亦或污哕不净。欲其自他兼利,莫过于多识前言往行,以存龟鉴也。【书一】二十(印光大师)
    twncn 4-11
  • 0
    ●至于止恶俢善,刻实捡察,虽莫善于《功过格》。然使心不主于诚敬,纵日记功记过,亦是虚文。《功过格》,此间未有其书。若约予所见,但当主敬存诚,于弍六时中,不使有一念虚浮怠忽之相。及与世人酬酢,唯以忠恕为怀。则一切时,一切处,恶念自无从而起。倘或宿习所使,偶尔忽生,而诚敬忠恕在怀,自能念起即觉,觉之即无。决不至发生滋长,举三业而随之矣。小人之所以伪为善而实为恶者,意谓人不我知。不知其不知者,但止世间凡
    twncn 4-11
  • 0
    学的都是仪式,仪式教。
  • 8
    谈命,宜以袁了凡立命篇为本。则无论何人,均可获益。于此留心,其益大矣。而改过,积善,谦德,三篇之意,均可相机为说。较之良医活人,功德更大。(三编·复卓智立居士书七)
    twncn 3-31
  • 1
    “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是我很喜欢的一句话。也可以很好的去解释这个这个宇宙是怎么运行的。也可以用这句话去解释所有的一切种种。 自然也可以去解释个别人眼里的“末法时代” 只要我们心中是净土世界,我们所看到的一切皆是净土世界,自然不存在末法时代。 如果我们心中不是净土世界,就会有分别心,就会看到另外一面不好的。 我的大愿和很多师兄不一样,我的大愿是:我所触、所闻、所思、所念、所想,所之一切种种皆为诸佛国
    乐成长 3-30
  • 3
    不管是什么佛经经文,前后那句意思,总体意思,都是总体讲行六波罗蜜、菩提心等等。不管怎么讲,万变不离其宗,万法归一。但凡是一本佛经悟了,其它所有的经文,你也就能看懂了。因为都在说一个意思。“华严”“楞严”“法华”都是我喜欢研读的经文。最近的我主要研读“华严”
    乐成长 3-30
  • 1
    《称扬诸佛功德经》: “复次,舍利弗,东方去此大丰世界,度万佛刹,有世界名曰得立正觉侍从。其国有佛,号无量宝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曰众祐度人无量。其有得闻无量宝如来名号,欢心信乐持讽诵者,斯辈皆当得七觉宝,能立众生于最宝中,众德之聚日日增长。
    乐成长 3-30
  • 1
    行善的方法,传播正能量! 1.为父母洗脚,不说顶撞父母的话! 2.走路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脚下的小生命,不要踩到它们! 3.下雨后,路边会有很多蜗牛和蚯蚓,请大家把它们放到安全的地方,以免行人或车辆把它们踩死或压死! 4.布施流浪猫或流浪狗食物,或收养它们! 5.给野生鸟类布施食物,尤其下雪后,扫干净一块地,把大米.小米.高粱米等谷物撒在这块地上。此方法可长年做!或者布施食物给蚂蚁! 6.劝爱钓鱼的朋友.不要钓鱼,给他讲因果! 7.劝人戒邪淫,不传播淫秽信
    乐成长 3-30
  • 3
    素食好处多,没欲望,不发脾气,人心向善,身体健康
    乐成长 3-30
  • 22
    最近念佛有点障碍,念着念着没气念出声了,念不出来,感觉胸口憋的很,气冲上脑,什么情况,如何纠正,
    乐成长 3-30
  • 12
    有一些小疑问
    乐成长 3-30
  • 2
    《大般涅槃经》: 若复有人能信如是大乘经典,本所受形虽复粗陋,以经功德即便端正,威颜色力日更增多,常为人天之所乐见,恭敬爱恋,情无舍离。国王、大臣及家亲属,闻其所说,悉皆敬信。若我声闻弟子之中,欲行第一希有事者,当为世间广宣如是大乘经典。
    乐成长 3-30
  • 3
    有没有佛学,佛友微信群,请问有一起学佛的佛友吗?
    乐成长 3-30
  • 1
    我理解佛学的意义在于去掉个人内心造作出来的东西(不取于相不着于法),顺应自然法则前提下造善因好好生活。
    乐成长 3-30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佛友

目录: 个人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