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皈依吧
关注: 20 贴子: 1,303

  • 目录:
  • 个人贴吧
  • 1
    玄奘法师去西域取经回来,在路途当中,看到地下一块地方,丈许之开外,没有积雪的,全部都是干的,其他地方垒很厚的雪。玄奘法师说这儿下面有高人,就发动人去挖。 挖不久果然地挖穿了,鹅卵石就掉下去了,看到一个人,真不得了,指甲发爪是遍尽缠身,就是说指甲和头发长得来把身上笼住了。此人身高40余丈,盘脚打坐,赤身裸体,衣服全部都烂完了。玄奘法师就喊,不要动他,他在入甚深三摩地。就用引磬一敲把他引出来。 引出来以后
  • 0
    昔日,盛夏酷暑之时,舍利弗尊者行至一菴罗园中。当时,园内有一位临时僱工正在汲取井水,准备用来灌溉树木。这个僱工对于佛法并没有大信心,此时见到舍利弗尊者时,起了一个微小的善信,呼唤尊者:「大德!大热天,请脱下衣服,到树下坐,我用水为您灌沐,这样也可以同时浇灌树木,一举两得。」舍利弗尊者接受僱工的善意,脱下衣服,让僱工用水灌沐,因此得以消暑,身得清凉,然后再继续行路。 这个僱工当晚命终,旋即投生至忉利
  • 0
    咸水喻 昔日,佛 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一日,佛 告诉比丘们:「我将以水为喻,为你们说明七种人,你们当用心谛听,善加思惟。」比丘们恭敬回答:「如是,世尊!」 佛 陀 接着开示道:「第一种人恒常没溺于水中。什么样的人会如此?行种种不善、恶法缠身之人,将来罪业果熟,便要堕入地狱中受苦,无可救拔;这就是恒常沉溺水中之人。 第二种人从水中冒出头后,又会再度沉没。这是什么样的人呢?能够相信善法,有惭愧心,唯信心
  • 0
    从前有一位国王,敕令使者召请一位众人敬重的长者前来皇宫。长者托使者婉谢国王的邀请:「感恩大王!但我恰好在掘地做坑,准备埋藏七宝,因此不克前往。」使者便如此回报国王,国王听了大为惊讶,即刻命令使者再请长者,长者又托使者回覆:「感谢大王!但我正在将珍宝藏入坑中,因此不克前往。」国王听到回覆后,再度命使者去请长者,长者回覆:「我现在正在填土平地,只要地平好了,便立即到皇宫拜见国王。」 等长者终于来到皇宫
  • 0
    从前有一位国王,敕令使者召请一位众人敬重的长者前来皇宫。长者托使者婉谢国王的邀请:「感恩大王!但我恰好在掘地做坑,准备埋藏七宝,因此不克前往。」使者便如此回报国王,国王听了大为惊讶,即刻命令使者再请长者,长者又托使者回覆:「感谢大王!但我正在将珍宝藏入坑中,因此不克前往。」国王听到回覆后,再度命使者去请长者,长者回覆:「我现在正在填土平地,只要地平好了,便立即到皇宫拜见国王。」 等长者终于来到皇宫
  • 0
    “鸟笼效应” 1907 年,詹姆斯从哈佛大学退休,同时退休的还有他的好友物理学家卡尔森。一天,两人打赌。 詹姆斯说:“我一定会让你不久就养上一只鸟的。” 卡尔森不以为然:“我不信!因为我从来就没有想过要养一只鸟。” 没过几天,恰逢卡尔森生日,詹姆斯送上了礼物——一只精致的鸟笼。 卡尔森笑了:“我只当它是一件漂亮的工艺品。你就别费劲了。” 从此以后,只要客人来访,看见书桌旁那只空荡荡的鸟笼,他们几乎都会无一例外地
  • 0
    有一天,佛陀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为比丘们开示:‘农夫耕种有三种需要随着时节来进行的工作,哪三种呢?就是耕田、溉灌及播种。农夫在耕田、溉灌及播种后,并不会希望:“我今日或明天、后天就要让它成长,就要让它结果,就要让它成熟。”虽然农夫不会这么想,但是种子已然入土,自然会随着时节因缘长大成熟,并且结果。’ ‘其实,比丘们也有三种需要随时修习的善学,即善戒学、善意学、善慧学;但修习后,并不会认为:“今天或
  • 1
    过去,有兄弟二人,感情非常深厚。长大以后,父母先后去世,他们仍和睦地住在一起。 在一次闲谈中,他们谈到祖辈遗留的家业,都认为不应维持现状,而要谋求发展,光宗耀祖。于是,他们决定到外地经商。把一切安顿好之后,他们各自带了十斤黄金,整装出发。 一路上翻山越岭,很少遇见行人。旅途很寂寞,他们各自想着心事。行至深山僻静之处,哥哥忽然心生恶念:如果弟弟不在了,整个家业不就是我的了吗?那样不是更容易发财致富吗?
  • 1
    逆风扬尘 尘不至彼 释迦牟尼佛开始传教时,遇到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和麻烦,有时甚至遭到挑衅和人身攻击。但他凭借智慧、毅力和人格力量,一次又一次的克服挫折、战胜困难、化解矛盾。 有一次,释迦牟尼佛走在街上,遇到了一个愤怒的婆罗门。那个婆罗门非常仇视佛教,几乎到了疯狂的地步。他发现受世人尊敬的佛教开创者是释迦牟尼佛后,一条毒计顿时涌上心头。 他蹑手蹑脚地绕到释迦牟尼佛背后,趁释迦牟尼佛不注意,抓起一大把沙土,
    般若妙... 12-29
  • 0
    主料:茄子(紫皮,长)1根,土豆1个,柿子椒2个; 调料:食盐1/4小勺,姜少许,生抽1大勺,小葱1根,白糖1/4小勺; 地三鲜的做法: 1.茄子、土豆、青椒分别洗净切块 2.锅内倒适量植物油烧热,倒入土豆炸至金黄色 3.土豆捞出沥油,倒入茄子炸至金黄色捞出沥油 4.锅内留底油,倒入葱姜爆香,调入生抽和白糖 5.倒入炸好的土豆、茄子,翻炒至食材变软 6.青椒块倒入锅内,炒至断生,调入盐炒匀即可
    般若妙... 12-29
  • 0
    丛林寺院里来了一位名叫心智的小沙弥,勤奋好学、聪明灵动,颇得通明禅师的器重。可是,心智刻苦禅修几年之后,居然不见长进,聪明依然,悟性无增。 心智对自己似乎也失去了信心,有一天,他独自找到通明禅师,央求师父为他指引开示。年迈的通明禅师认为自己年老体弱、来日无多,也正想开示、点化一下自己的爱徒。于是,不顾自己腿脚失健,硬撑着领心智再次行脚觅道。 当师徒二人来到一座非常狭窄的桥时,心智看师父晃晃悠悠走路的
    雨荷朵朵 12-14
  • 0
    “借花献佛”这个成语,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吧?据《佛本行集经》等佛本生故事的描述: 昔时有一婆罗门弟子,名日善慧,于参访途中,至莲花城,闻燃灯佛将前来莲花城说法。善慧欲以鲜花供养燃灯佛,然国王已囊括全城鲜花以供养燃灯佛。 善慧寻遍全城,不得一花。后于井边遇一年轻婢女,手捧一瓶,瓶中藏七茎优钵罗花,善慧恳切求花,“为欲成就一切种智,度脱无量众生”,愿以五百钱购取五枝莲花。婢女受其至诚所感,遂许以五茎,唯留
  • 0
    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人生没有不好的 一次去菜市场买菜,看到有个老奶奶蹲在菜场附近卖空心菜,说卖完菜要赶着回家看孙子,她吆喝了半天却无人问津。我一看她年纪那么大,而且眼睛还不太好,手机也不会用,就特地换钱把摊子上剩下的两捆菜全买了……。 生活中每个人都各有不容易,日常的每个小善意其实都是在培植我们的善心,因为无论大善小善都去做,“众善奉行”才是真正的善。 很多人的善良往往是经历过人生的不幸,经历过人
  • 0
    佛陀的弟子富楼那弥多罗尼子,有一天到佛的面前,很虔诚地跪在佛前,请求佛陀让他到最南端、最野蛮的区域去弘法。 佛陀对他说:“弘法是一件很困难的事,要弘法必须难忍能忍,你有这份生忍、法忍的毅力吗?” 弥多罗尼子回答说:“我既然身入佛门,就要把生命奉献给众生,生命都愿意舍了,还有什么生忍、法忍不能忍呢?” 佛陀说:“有这种精神很好,但是南方野蛮的人,他们根本就不讲道理,你去弘法,如果他们不愿意接受呢?” 弥多罗
    雨荷朵朵 11-14
  • 0
    一位虔诚的佛教徒,每天都从自家的花园里,采撷鲜花到寺院供佛,一天,当她正送花到佛殿时,碰巧遇到无德禅师从法堂出来,无德禅师非常欣喜的说道:“你每天都这么虔诚的来以香花供佛,依经典的记载,常以香花供佛者,来世当得庄严相貌的福报。” 信徒非常欢喜回答道:“这是应该的,我每天来寺礼佛时,自觉心灵就像洗涤过似的清凉,但回到家中,心就烦乱了,我们一个家庭主妇,如何在烦嚣的城市中保持一颗清净纯洁的心呢?” 无德
    般若妙... 11-11
  • 0
    一日之计在于晨,早餐吃的好与否直接关系着一天的营养健康,关于早餐吃什么好,有很多不同的说法。素食者的早餐与荤餐又不相同。 素食者的早餐要营养全面,蛋、奶、蔬食、主食都不可少,把一些细粮主食替换为含有各种豆类的粗粮米饭或替换为红薯芋头等食物都是对身体有益的。不吃蛋奶素的朋友,更要注意早晨喝一杯豆浆,以含多种豆类的杂粮米饭代替白米饭。 那么早餐不应该吃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一、早餐忌喝大量冰凉的饮料
  • 0
    《虚云老和尚自述年谱》记述: “民国十五年丙寅,八十七岁。近年滇中多事。兵住民房。已不相安。秋收稻熟。民不敢收。畏兵也。予往军部商。得其允许。如有僧人领导农民收谷者。兵不许阻。因是数千乡人。共来寺住。始则同食干饭。继则粥。粥尽则同食糠。饮水。乡民见僧伽同甘苦如是。为之下泪。及军事略定。农民乃得返居。此后共同维护寺庙。皆出至诚。予住持云栖后。逢年皆传戒讲经坐香。今岁戒期中殿前枯梅开白莲数十朵。于前后
    雨荷朵朵 10-28
  • 0
    [cp]【常吃黑芝麻,身体会有4大惊喜!但这类人别吃,伤身!】 吃黑芝麻的好处1:补钙 很多人都知道,人体如果缺钙是很麻烦的。小孩缺钙,影响身高和体格,老年人缺钙容易骨质疏松等。 其实,补钙的食物有很多,可是很多并不知道黑芝麻的含钙量是很高的。 每百克黑芝麻中含钙接近800毫克,而每百克牛奶中钙含量才200毫克左右,由此可见,黑芝麻才是补钙佳品。 吃黑芝麻的好处2:降血压 引起人体血压高的方面有很多,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
  • 0
    印度有一位高僧帕丹巴桑吉,曾经来到西藏传法,他讲过:"认为敌人在伤害我们,是我们的错觉,能把瞋心转换成悲心,对我们是最受益的。" 阿底峡尊者以前也讲过:"对所受的伤害不要去瞋恨,如果对伤害瞋恨的话,那就没有对象可以修忍辱。" 如果我们可以断除瞋恨,修安忍之心,反而可以清净很多罪障,依靠安忍,可以圆满广大的资粮。 阿底峡尊者到西藏的时候,西藏灭佛的阶段已过,佛教开始大规模的盛行,因为他是全印度最
  • 1
    释迦牟尼佛在世时,有一个人来求出家,诸大弟子观察这个人,直到八万劫前,都没种善根,于是拒绝说:“不行,你走吧。你没有善根,不能出家。” 回家的路上,他碰到释迦牟尼佛,又请求出家。释迦牟尼佛同意了。 后来,他得道了。 弟子们问佛:“佛陀,这个人毫无善根,怎么能得道呢?” 佛说:“你们不知道,八万劫前,他是打柴的,碰到老虎,他爬到树上。老虎走后,他轻松地念了一句‘南无佛’。因为这一念的善根,八万劫后得遇佛
  • 0
    过去,有一个村落的长者们,听说佛陀要到村落来,立刻征召年轻力士整顿道路,村内的壮士竞相参与,人数共计五百名。整治中,发现道路中央横着一块大石头,任凭五百力士如何使力,都无法搬动。 这时,正巧佛陀路过,询问原因之后便说道:「我来帮你们把石头移开。」 只见佛陀轻轻一提,便举起石头抛向空中,「咻!」地一声,瞬间就不见石头踪影。在场大众个个目瞪口呆,惊讶不已,不一会儿,天空落下像微尘般的粉末。 五百力士好奇地
  • 0
      久远劫前,当时住世之佛亦名「释迦牟尼」,于世间弘扬佛法,教化百姓。佛陀入灭后,有位王子名为「金幢」,傲慢自大,不信佛法。一日,定自在比丘向金幢王子说:「佛塔中有供奉佛像,是由众多珠宝装饰雕刻而成,王子可前往瞻仰。」听了比丘的话后,王子即去佛塔瞻仰佛像。   王子见到佛像面如满月,目如青莲,相好庄严,即向定自在比丘说:「佛像尚能如此圆满相好,更何况是佛陀的真身呢?」定自在比丘回答:「王子今日见到
  • 0
    一位居士对一位和尚说:“我本来是很乐于助人的,但是,当今之世,世风日下,众人只知为己,不顾他人,我独行善,又有何用呢?” 和尚听后,闭目沉吟了一会,便给居士讲述了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只漂亮的鹦鹉,从远处飞到一座山林中来。山林中的鸟兽见到远来的美丽鹦鹉,十分高兴,它们相互亲爱,互相帮助,和睦相处。不久,鹦鹉想家了,便向众鸟兽告别。临出发时,众鸟兽依依不舍,远远地相送。 几个月后,这座山林燃起了大火,众
  • 0
      在南北相对的两座大山上,各有一个寺院。 他们相互之间的见解、主张不完全相同,这本来是很正常的事情。   每天早上,两个寺院分别派一个小和尚到山下的市场去买菜。两个小和尚血气方刚、年轻气盛、互不服气,在市场上相遇,经常或明或暗地较劲使力,互使技巧。   一天,南寺院的小和尚问:“你到哪里去?”   北寺院的小和尚答道:“脚到哪里我就到哪里。”   南寺院的小和尚听到他这样说,不知道如何回答是好。买完了
  • 0
    一天傍晚,一位出家人行至密林,遇到远行归来的商队。商人们搭起帐篷准备过夜。出家人也在不远处休息。 半夜,来了很多山贼。当他们靠近商队营盘的时候,却发现有人在营外巡逻。山贼们怕商队有备,只好等所有的人睡熟后再动手。 然而,营外巡逻的人通宵执勤。天快亮了,山贼们见无机可乘,气得大骂而回。 商人们听到动静,赶快跑出来看,只见大队山贼往山上跑。营外有位出家人。他们心有余悸地问:“师父没看到山贼吗?” “是的,
  • 0
      从前有一个美丽富饶的波罗奈国。国王十分仁德贤明,但膝下无子,只有一个可爱的女儿。   公主从小聪明过人,与众不同的是她全身呈金黄色,在黑夜里熠熠生辉。一头浓密的金黄色卷发,披散下来像一条闪亮的瀑布。   国王对公主视若掌上明珠。公主十六岁时,国王准备给公主找个称心如意的夫婿。公主说:「我要找的夫婿必须也是金黄的皮肤,金黄色的卷发,否则不要来见我!」   于是,国王便在全国到处张榜寻找这样的人。然而
  • 0
    过去,有兄弟二人,感情非常深厚。长大以后,父母先后去世,他们仍和睦地住在一起。 在一次闲谈中,他们谈到祖辈遗留的家业,都认为不应维持现状,而要谋求发展,光宗耀祖。于是,他们决定到外地经商。把一切安顿好之后,他们各自带了十斤黄金,整装出发。 一路上翻山越岭,很少遇见行人。旅途很寂寞,他们各自想着心事。行至深山僻静之处,哥哥忽然心生恶念:如果弟弟不在了,整个家业不就是我的了吗?那样不是更容易发财致富吗?
  • 0
    [cp]一颗单纯的心 一位行人走了很多路,十分干渴,终于看见一家庄园,他急忙前去讨碗水喝。里面走出一位仆人,让他在门外等着,去拿水。行人等了很久很久,不禁心生抱怨。水终于拿来了,用大碗盛着,正想大口喝,却不料上面撒了很多米糠,而且十分烫!这位行人不禁心里愤恨,想这家主人故意折磨他,心肠真恶毒,不会得好报的。但因口渴厉害,只能忍气吞声,边吹散米糠,吹冷开水,一点点地喝。过了若干年后,这位行人又路过此庄园。
  • 0
      一天,一个高傲的武士,前来拜访禅宗大师。他本是一个出色且颇具威名的武士,但当他看到大师俊朗的外形,优雅的举止,猛然自卑起来。   自卑的原因他对大师说道:“为什么我会感到自卑?仅仅在一分钟前,我还是好好的。但我刚跨进你的院子,便突然自卑起来。以前,我从没有过这种感觉。我曾经无数次面对死亡,但从没有感到恐惧,为什么现在感到有些惊恐了呢?”   大师对他说道:“你耐心地等一下,等这里所有的人都离开后
  • 1
    什么叫外道?不是佛法的真谛、不能了生脱死、在界内而生存的,不是佛家,佛家之外的道,非般若见道,乃至佛教徒没有弄懂般若,没有悟到真谛,也属于外道,是披着佛教外衣讲说佛教名词的佛教外道。包括道家,应该说都叫外道 。外就是内外,这不是骂人的,这就是说它还没有得到般 [/cp]
  • 1
    有兄弟俩,一起外出经商。然而,在半途遭遇了恶人,身上的钱财被洗劫一空。前程灰暗,归途遥遥,兄弟俩人绝望至极。 有一个好心人就指点他俩到大佛寺去,找智禅法师寻求帮助。 他俩便来到大佛寺,跪拜在智禅法师面前,将遭遇恶人抢劫之事告诉了智禅法师。智禅法师问:“你俩一定很绝望?”他俩点了点头。智禅法师又问:“被抢劫去的钱物能自行回来吗?”他俩摇了摇头。智禅法师说:“那么你们眼前只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条是绝望,另
  • 0
      一个妒妇来到弘光法师的面前,向大师诉说了自己的苦恼。妒妇说:“很多年来,我一直怀疑丈夫有外遇。然而在漫长的岁月里,我却没有找到丈夫外遇的证据。因此,每天都忐忑不安。”   大师问:“你为什么会怀疑自己的丈夫呢?”   妒妇说:“当初和丈夫结为连理的时候,丈夫还是个穷光蛋,我是因为看中了丈夫的人品和能力才嫁给了他。可是今天的丈夫功成名就,事业上如日中天,为人豪爽大方,自然会成为众多女性的追求对象。而
  • 0
    过去,有一个村落的长者们,听说佛陀要到村落来,立刻征召年轻力士整顿道路,村内的壮士竞相参与,人数共计五百名。整治中,发现道路中央横着一块大石头,任凭五百力士如何使力,都无法搬动。这时,正巧佛陀路过,询问原因之后便说道:「我来帮你们把石头移开。」只见佛陀轻轻一提,便举起石头抛向空中,「咻!」地一声,瞬间就不见石头踪影。在场大众个个目瞪口呆,惊讶不已,不一会儿,天空落下像微尘般的粉末。五百力士好奇地请
  • 1
    有一年,佛陀和众多比丘在某一婆罗门的邀请下,到鞞兰若结夏安居。当他们到达时,这位婆罗门受魔波旬的影响,却不护持佛陀等人。当时又是饥荒,鞞兰若的百姓只能在佛陀及众弟子外出化缘时供养极少数的食物。面对这种困境,大目犍连恳求佛陀允许他运用神通前往别人无法到达的地方去带食物回来,但为佛陀所拒绝。尽管情况如此困难,所有的比丘并不颓丧,仍然满足于马商每天供养的少许谷物。结夏安居结束后,佛陀等人在通知该婆罗门之
  • 0
    有一位青年背着一个很重的包袱来找智者,他问智者:“我是那样孤独、痛苦和无助,长期的的跋涉使我疲惫不堪,为什么还是不能找到心中的阳光?” 智者问:“你的包袱里装的什么?” 青年说:“里面装的是我每一次跌倒时的痛苦、受伤后的哭泣、寂寞时的烦恼……” 听完后智者将青年带到河边,他们坐船过了河,上岸后智者说:“你扛着船赶路吧!” 青年很惊讶,船这么沉怎么扛得动? 智者微微一笑:“过河时船是有用的,但过了河我们就
  • 0
     智者有两个徒弟。一次,他们看到屋里飞进一只蜜蜂,蜜蜂努力地朝窗外飞,却被窗上厚厚的玻璃挡住了,一次次徒劳地摔下来。   徒弟甲说:“这只蜜蜂真是愚蠢啊,既然知道这个方法行不通,为什么还要做努力呢?它这样做即使飞一辈子也不可能成功。”    他从中得到领悟:世上有些事,不能强求,该放手时就放手。    徒弟乙说:“这只蜜蜂真顽强,它那么勇敢,失败了也不屈服。”    他也从中得到启示:做人就应该像蜜蜂那样,
  • 0
      方丈下山游说佛法。在一家店铺里看到一尊释迦牟尼佛像,青铜所铸,形态逼真。方丈大悦,心想,若能请回寺里,开启其佛光,永世供奉,真乃一件幸事。可店铺老板要价5000元,分文不能少,因见方丈如此钟爱它,更咬定原价不放。   方丈回到寺里对众僧谈起此事,众僧很着急,问方丈打算以多少钱买下它。方丈说:“500元足矣。”众僧感叹不已:“那怎么可能!”方丈说:“天理犹存,当然有办法。万丈红尘,芸芸众生,欲壑难填,得不偿失呀,我佛慈悲,普度众生,当
  • 1
    金子的价值 一位智者手里举着一块金子,面对下面的听众问:“谁要?”一只只手举了起来。他接着说:“我打算把这块金子送给你们中的一位,但在这之前,请准许我做一件事。” 他说着将金子抹上一些泥巴,然后问:“谁还要?”仍有人举起手来。他又说:“那么,假如我这样做又会怎么样呢?”他把金子扔到地上,又踏上一只脚,并且用脚碾它。尔后他拾起金子,金子已变得又脏又臭。“现在谁还要?”还是有人举起手来。 “是的,无论我如
  • 0
    昔有一人,又贫穷,又愚痴无智慧,他不自觉无智慧之苦。但知贫穷难以度日,为想发财,故入海采取珍宝。 这人入海,居然采得多宝物,变卖后骤成富翁,心里便不安分起来。归国后,遇到一位善知识(有益的朋友),闲谈中,这人自说:“我向来贫穷,这是瞒不过你的,如今得宝,发下横财,很可以享受了,不必再过从前的贫穷生活了。这种生活上的改变,一时是不大习惯的,若吾母不肯,吾想离开了她,另自分居;若吾妻不肯,吾想别娶富贵
  • 1
      修者修正,行者行为。即将自己不正之行为——在佛教中称之为凡夫行为修持符合佛所立之中正行条。要学好佛,必须修行。所以学佛就要求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以世间上的一切来磨练和加强自己的修养。首先,要以四无量心、十善、六度万行三聚净戒来更正自己的行为。我们修行首先要真心为人类谋福利,心中要想到人民,要想到整个国家的大利益。
  • 1
    昔有一人,又贫穷,又愚痴无智慧,他不自觉无智慧之苦。但知贫穷难以度日,为想发财,故入海采取珍宝。 这人入海,居然采得多宝物,变卖后骤成富翁,心里便不安分起来。归国后,遇到一位善知识(有益的朋友),闲谈中,这人自说:“我向来贫穷,这是瞒不过你的,如今得宝,发下横财,很可以享受了,不必再过从前的贫穷生活了。这种生活上的改变,一时是不大习惯的,若吾母不肯,吾想离开了她,另自分居;若吾妻不肯,吾想别娶富贵
  • 0
    一、不杀生 二、不偷盗 三、不邪淫 四、不妄语 五、不饮酒
  • 0
    佛陀在舍卫国的只洹精舍度众时,城中有一大富长者有一子,当长者夫妇离世时,其子年纪尚幼,不善理家,不久便散尽家产,落得以乞讨为生。 一天,他父亲生前的一位好友,同样也是大富长者,在街头见到这位晚辈落魄的情景,询问详由后,心生怜悯,便决定帮助他脱离这样的困境。父亲的好友不但将女儿许配给他,并送给他车马、奴婢及巨额的财产;不但如此,还帮他建立房舍,另立门户。   但是长者子生性懒散,不久又坐吃山空,家财耗
  • 0
    佛陀时代,有一独生子从小备受父母的疼爱。父母竭尽心力培育他,并且让他跟随良师益友学习,一心希望他将来能有一番成就。但是独生子态度傲慢,没有恒心毅力,不肯用心学习,常常早上才学的东西,下午就放弃了,结果几年下来,没有学到任何的知识,父母只好失望地教他回家治理家业。独生子为人悭贪,行为放纵,变卖家产供自己挥霍,致使家道中落,沦为贫穷。 骄傲虚浮的他,做事鲁莽没有智慧,又不肯接受别人的意见,平日蓬头垢面
  • 0
    有一个穷人,他有很少的一点钱财。看见一个大财主,心里也想有那么多的钱,因为他不能有与财主相等的钱,就想把自己的钱扔到水里去。旁边的人劝他说:“你这点钱财虽然少了点,也能延续你几天生命,如果投到水里,不是一个都没有了吗?”寓意出家僧众中,有人见大德上座受到优厚的供养,就觉得自己的利养少,不能与他们相等。他不但不好好地勉励自己精进修学,反因德能利养比不上人家,而欲罢道不修了。那真是倒行逆施呢!——《百
  • 0
      一座大山上有个小庙,庙里住着一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徒弟。   这天,来了一个达官贵人,为小庙捐了很多财物。他在庙里住了一段时间,得到了老和尚和小徒弟的热情接待。他告辞后不久,又来了一个书生。   这书生衣衫褴褛,面黄肌瘦,饿得晕倒在庙门外。老和尚见了,叫小徒弟将他扶进庙里,同样吩咐端上最好的茶,准备最好的斋饭。   小徒弟心里嘀咕起来——上次那位达官贵人,为庙里捐了那么多的财物,自然有资格喝最好的茶,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会员

目录: 个人贴吧